齊延平,1968年生於山東昌邑,現任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山東大學人權研究中心主任、校學術委員會委員、校社會科學學部學術委員會主任、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常委會委員。兼任中國政法大學人權研究院博士生導師,中國法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法理學研究會秘書長、國際法哲學—社會哲學協會(IVR)中國分會秘書長,《人權研究》主編。
  齊延平主要研究領域為法理學、憲法學和人權法學,積极參与了我國法治建設進程中有關法治與社會轉型、法治與市場經濟、法治與人權等領域重大理論問題的研究與攻關,著述頗豐。
  □於文豪
  本報記者蔣安傑
  5月4日,中國法學會“第七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頒獎典禮在京舉行。2010年入選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2010年被評為山東省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的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齊延平教授榮幸地成為十大青年法學家。他也是民間版本“江湖十俊彥”的得主之一,被法學界戲稱為“望族世家,山大一脈(本碩博)”。
  映滿反思底色的學術脈絡
  如果要梳理中國法理學的學術發展史,20世紀80年代值得濃墨重彩。
  彼時的山東大學剛剛在1983年成立法律系。建系時間雖短,卻匯聚了一批優秀的中青年法學專家。當時的法律系主任喬偉教授是一位博古通今的法學家,在古代法和現代法兩方面都有卓越的貢獻,青年學者徐顯明教授憑藉對毛澤東“人民立憲”思想和權利理論的研究也開始在學術界產生影響。
  齊延平就是在這一時期進入山東大學法律系就讀的。所處時代的思想激蕩,身邊名師的耳提面命,為他打開了法學殿堂之門。
  1988年12月,齊延平在當年第6期的《中國法學》上發表了一篇題為《打破陳舊僵化模式發展我國法學理論》的論文。這篇近一萬五千字的長文中,他提出法是由社會物質生活條件決定的,是對社會關係而不僅僅是階級關係的反映,呼籲改變“貼標簽”式的思維模式。
  而此時,剛讀大二的齊延平,卻已在思想深處映滿了反思的底色。自那時起,反思既有理論,反思通常觀點,反思權利觀念,構成了齊延平學術研究的重要方法和理論脈絡。當然,這種反思絕不是“為賦新詞強說愁”式的嘩眾取寵,而是建立在對歷史的深刻考察、對觀念的完整把握的基礎之上。
  回歸歷史和觀念的世界,從歷史的深處分析制度的岩層,從人類文明的基因中洞悉制度產生和嬗變的邏輯秘密,將知識與生活重新融合,成為齊延平研究的重要出發點。
  在一篇討論中國制度傳統的論文中,他提出,主客體交融、互滲的思維模式,重群體輕個體、重義輕利的文化結構,國家與社會的不平衡生活樣態,共同締造了中國的制度傳統,這一傳統的一個典型特征是不從人權立論。之所以出現有制度而無遵奉的狀態,與人權精神的先天欠缺不無關係。弘揚人權精神,呼籲人權建設,改變有法律而無信仰的法治狀態,成為齊延平新的學術使命。
  以人文情懷溝通人權法治
  人權,從字面上來看,就是因其為人而應當享有的權利。然而,由於承載的內涵紛雜多變,並且被賦予過多的功利目的,它在當代中國曾命運多舛。其實,人權最本原的含義乃是“使人成其為人,使人成其為有尊嚴的人”。在社會轉型的中國,在文化多元的時代,如何重拾、豐富人權的內涵?普遍人權又何以可能?
  在《人權與法治》一書中,齊延平的全部筆墨都圍繞這些問題展開。他提出,人權由理念走向制度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人權的制度建設包括人權的制度化與制度的人權化兩個環節,人權的制度化是人權入憲並得以實體保障的過程,制度的人權化是制度以人權為靈魂的構築過程。在中國,人權得到切實保障的必由之路就是法治,尤其是公開、公正、中立的司法。
  齊延平的人權研究並沒有停留在宏大敘事的理論言說層面。他關註我國法治建設中的重大現實問題,積极參与立法,參與國際法律與人權交流。在人權立法與人權教育方面,他以專家身份多次受相關部門的邀請參與法律草案的論證、國家人權政策的研議,受委托組織文化立法中長期規劃、抗震救災與人權保護、健康權的中國經驗、司法體制改革等重大課題研究,相關報告成為立法和決策的重要參考。全程參與起草中國曆史上首份以人權為主題的國家規劃《國家人權行動計劃(2009-2010年)》。他還多次參加與聯合國人權事務高專辦、歐盟等國的人權對話,積極發揮學者在法律外交和人權交流中的作用,在國際人權領域產生了積極影響。
  也許與長期從事法治與人權研究有關,齊延平文章的字裡行間充滿了人文情懷。他常常反思,也告誡自己的學生,我們是否真正具有寬容與悲憫的情懷?在他看來,悲憫是人們理解正義的前提,所謂“悲”乃是對人類苦難的博大的愛,所謂“憫”乃是對身處苦難之中的人們的感同身受,悲憫的情懷是我們向生命表達的敬畏。在思想快餐化的時代,面對日漸嚴重的道德危機,唯有懷著寬容、博愛、悲憫和勇於擔當的使命感,才能重塑人的尊嚴,才能輓回制度的正義。
  建設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學院
  2007年年底,39歲的齊延平受命擔任山東大學法學院院長。任職之初,在向全院師生髮表的就職感言中,他把“責任”作為唯一的關鍵詞——擔任院長首先不是一份權力而是一份責任,一份面對前人、今人及後人的責任。
  齊延平將“建設一所受人尊重的法學院,致力於培養國際化法律英才”作為學院發展目標。他說,一所學院雖小,但是會因為其對德性與良知的堅守而變得無限的遼闊,無限的深遠。
  在同事們的眼中,齊延平是一位風趣儒雅的智者,也是一位優秀的管理者。法律人的思維深深地影響了他的治院理念,他把制度作為學院治理的基礎:“任何人不能從制度之外獲利,任何人不能阻止別人從制度中獲利,任何人不能從自己制定的制度中首先獲利。”與其說是院長,他更願意為老師們創造一個健康、舒心的教學、科研環境,為每位老師提供發展的機會。
  山大法學院近年來的發展是令人鼓舞的:2009年法學專業獲批教育部、財政部第四批國家級特色專業,2011年獲批教育部本科教學工程“法學教育實踐基地”項目,2012年成為全國首批應用型、複合型法律職業人才教育培養基地和涉外法律人才教育培養基地。這些可量化的數據也許只能代表一段時間的努力,更值得欣慰的是法學院採取的國際化發展戰略。
  2003年,齊延平到牛津大學做訪問學者。這一年提升的不僅是學術境界,也拓展了他對國際化的理解。就任院長後,他想方設法引進了多位全職外籍教師和海外名校博士,青年教師普遍能夠進行跨文化交流。在推動學生出國出境訪問、進修、攻讀學位方面,學院更是不遺餘力。近幾年,山大法學院赴海外攻讀學位的學生人數是京外高校法學院中最多的幾所之一。在一次新生入學典禮上,齊延平這樣鞭策同學們:“你們的舞臺是面向世界的,我希望你們當中真正有抱負的人應當具備國際的眼光,你們將來應當到國際知名的法學院、律師事務所和國際組織中去任職,去實現自己的抱負。”
  在同學們眼中,齊延平既是院長,也是一位和藹親切的老師。同學們說,齊老師帶給他們的永遠是笑容,煩惱似乎與他絕緣。齊延平的確是一個充滿生活熱情的人。爬山是他的一大愛好。閑暇時,他會和學生們一起征服濟南的鳳凰嶺和千佛山,而且常常是年輕人被甩在身後。等到休息的時候,師生們擺開啤酒和小吃,一群人談古論今,雲淡風輕,好不愜意。
  獲獎之後依然責任為先
  獲得“第七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稱號,是對齊延平二十多年來矢志求索的肯定,是對他長期投身法治、人權與法學教育事業的嘉許。獲獎之後的齊延平和以前沒有什麼不同,教學、科研、學院建設、社會服務依然是工作的全部。
  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他提到最多的一個詞是責任,獲獎似乎並不是榮譽。他說,“作為一名法學學者,能夠讓自由、平等、公正、法治這些理念普及到更多人,能夠讓這些觀念在我的學生的頭腦中扎根的深一些,就是我應該盡到的責任。”這種責任,來自於法治國家建設的時代召喚,來自於人權制度化保障的歷史使命。
  (原標題:胸懷責任 矢志求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q76sqzex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